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语教学》编辑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民族翻译》编辑部协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典籍翻译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0月25日至27日,在西安理工大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以““一带一路”背景下典籍翻译”为主题,来自美国、加拿大、土耳其以及国内20多个省、直辖市与自治区370余名专家、学者、高校教师、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盛会,参会代表人数与提交论文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大会主会场设在西安建国饭店,10月26日上午大会开幕式由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院长李庆明教授主持,西安安理工大学副校长刘云贺教授莅临大会致欢迎词,对与会代表莅临丝绸之路的起点、十三朝古都西安、莅临西安理工大学表示热烈的欢迎,陕西省翻译协会主席胡宗锋教授致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英分社副社长孔乃卓致词。
王宏印会长以录像的形式对与专家、学者和各位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回顾了学会典籍英译委员会近两年来年的发展进步,介绍了委员会成员取得的可喜成绩,表达了不忘初心、继续推进典籍外译事业、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坚定信念,并提出了对大会与典籍翻译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愿景。
10月27日下午2:00 ~ 6: 00 ,大会专门举行了专家学者圆桌论坛。圆桌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秘书长、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赵长江教授主持。论坛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有序开展,与会人员热情高涨、畅所欲言。湖南人民出版社总监李林教授、中兴学人(伦敦)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国际学术编辑部主任任文玉先生、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尹丕安教授、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MTI教育教学中心主任崔小清副教授、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科技英语翻译研究所副所长张焱副教授、以及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老师、研究生(博、硕)50多人出席了圆桌论坛。与会学者们相互分享了其学术历程上积累的经验和体会,并积极为其他感兴趣的与会学者们解疑答惑。
圆桌论坛伊始,在赵长江教授的主持下,参加论坛的代表们人员进行了自我介绍。之后赵长江教授以身示范,先行进行了其本人的学术历程介绍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成功经验的分享,激励和勉励中青年学者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学问,同时又要紧跟时代,服务大局,学以致用。紧接着,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教授副院长尹丕安教授发言,向大家介绍了他本人求学、工作和做科研的经、他本人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功的经验,以及学院未来发展的宏观愿景。中南民族大学的沈晓华老师分享了他本人翻译少数民族典籍《摆手歌》时的经验与遇到的困难,赵长江及时为其指点迷津。南京航天航空学院的王秀文副教授在分享中,首先表示了对赵长江教授的感谢,王老师说道:在认真研读赵教授的《十九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史》与赵教授的学术论文后,自己获得启发,在日后的科研中明确了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同时,王老师也向参加圆桌论坛的代表们分享了她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经验。
在自由提问与讨论中,广大师生积极向赵秘书长汇报和交流了学术探索道路上的心得体会以及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赵长江教授一一为其解疑答惑。一下午的圆桌论坛,大家收获满满,意犹未尽,对典籍翻译及研究之路充满希望与信心。
本次圆桌论坛,是本届典籍翻译大会的又一亮点和特色,广大与会代表进一步交流了思想、提升了理念、扩大了视野,增进了友谊,加强了合作,为进一步提升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活跃和繁荣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氛围和成果,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据悉,下届全国典籍翻译学术研讨会,将于2021年在山东烟台的鲁东大学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