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人文雅韵】学党史 强信念 担使命——入党积极分子提高班同上“四史”思政大课

来源:学院新闻 编辑: 刘珉曳 发布时间:2021-05-1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大思政课”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的部署安排,5月15日下午2时,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提高班全体成员在线学习第三次“四史”思政大课并开展讨论活动,引发热烈反响。

这一堂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政大课以改革开放史为主题,旨在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党的百年历史是筚路蓝缕的创业史,是改天换地的奋斗史,深刻认识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课程首先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方洁教授为我们讲解改革开放的第一篇章-为何要走改革开放之路,闫教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的原因。紧接着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光文教授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四个方面为我们讲解改革开放的第二篇章--辉煌画卷:依靠创新和发展,改革开放之路如何走。最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向明教授从世界历史的中国答卷,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和历史启示,为我们讲解改革的第三篇章—长风破浪。通过三位教授的讲解,学生们在课后深刻反思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经济、文化和创新三个大的方面的历史改变。

思政课结束以后,同学们积极表达出自己的认识与感触。比如英语182班的邹雨萱同学说:“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可以用举世瞩目四个字来形容。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伟大的三峡工程、建设难度极大的青藏铁路等等,我们国家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壮举。虽然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不断跋山涉水。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我们作为党的接班人,更应该始终将国家和历史的使命放在首位,时刻铭记自身应担当起的责任,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发光发热,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历史是现实的镜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

观看了今天的思政大课,同学们更加深入认识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更加理解和感恩在不同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牺牲与奋斗。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格外珍惜今天所拥有一切,进一步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