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人文雅韵】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举行“强国建设中语言何为?”学术沙龙活动

来源:学院新闻 编辑: 李军学、薛红娟 发布时间:2024-09-20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推普活动走向深入,借力我院教师的专业优势,深化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为教师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在国家第27届推普周期间,由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主办,校普通话测试工作站和中文系承办的学院首届学术沙龙活动于9月19日在人文与外国语学院301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普通话测试工作站负责人李军学主持,学院30多名师生参与会议。

沙龙开始之际,学院副院长黄勇首先介绍了本次学术活动举办的初衷和目的,他强调教师之间交流沟通对于促进教研工作的重要性,他希望教师既要注重读书,也要加强沟通,在思想碰撞、交流互动中共同提升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能力水平。

接下来,学院李军学、张焱、杨琳、薛红娟、梁雪蓉等老师围绕沙龙议题依次进行了主旨发言。李军学围绕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展开,借助于“巴比塔”的故事,结合中外语言学经典话语谈及语言在表达被给予世界的有限性,阐述了索绪尔符号学理论建构主义特征对后期符号学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张焱则结合自己两次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经验,认为课题申报中要坚守自己的学术阵地和久久为功的重要性,勉励大家要有愈挫愈勇、直至胜利的奋斗精神。随后,杨琳论及了中国语言文字的字体演变过程以及中国文字的造字方法,并分享了汉字形成的历史及其耐人寻味的故事,从而让大家意识到每个汉字不仅是简单的笔画组合,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薛红娟围绕《红楼梦》《海上花列传》等古代白话小说,分析了普通话、方言对文学作品写作与传播产生的影响,进而指出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与具有区域性的方言共生并存,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对于民族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梁雪蓉则结合今年暑假在新疆的推普活动,谈及语言在强国建设特别是乡村振兴、铸牢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在自由讨论环节,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围绕“语言能不能表达这个被给予的世界?”“如何看待普通话和方言二者之间的关系”“推广普通话是不是意味着方言就面临被湮灭的可能?”“语言学能否在新文科建设中焕发生机?”等话题,谈及了各自在语言学教研实践中的见解。老师们的精彩发言不时赢得与会师生的思想共鸣和阵阵掌声。

学术沙龙活动是我院搭建的学术活动的新平台,学院将持续在各个学科、专业中开展学术活动,给教师们提供一个互动交流、学术融合发展的平台,促进我院教研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此次交流活动中,意外收到了我院书法爱好者鹿军红老师为学院首次学术沙龙活动馈赠的“知无不言”的书法条幅,给活动平添欢快热烈气氛。活动组织者李军学老师也把自己出版不久的学术著作,赠与了今天参与主讲的四位老师,将活动推向高潮。

这次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教师之间的真情厚谊,拓展深化了大家的学术视野,也促进了学院教研工作进一步发展,为学院后期相关学术沙龙的举办奠定了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