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学生文化交流,5月15日,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在教八楼103教室举办“外语角”系列首场活动——“非遗传承守初心,文化交流展风采”。中文系教师乔丽、英语系教师谭祎哲、学院团委书记周莹,以及来自人文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通过英文主题讲解、互动研讨与实践体验的形式展开。活动伊始,周莹作开场致辞,强调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鼓励青年学子在跨文化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随后,研究生代表汤悦赢、杨雨佳以全英文课件形式,系统讲解了非遗拓印与漆扇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传承价值,并围绕“传统技艺的当代生命力”主题,引导中外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通过亲手体验拓印技艺和制作漆扇等环节,深入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从理论讲解到动手操作,英语既是交流工具,更是理解文化的钥匙,这种学习方式让我对非遗有了全新认知”一名参与学生表示。
谭祎哲在点评环节中表示,非遗传承不仅是对技艺的保存,更是对文化记忆的延续。他高度评价学生用英语探讨文化议题的创新实践,并呼吁青年学子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焕发新活力。活动尾声,乔丽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活动以“外语角”为桥梁,通过语言交流与文化实践的双重路径,展现了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勉励学生争做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
参与学生纷纷表示,活动将文化体验与语言学习有机结合,形式新颖有趣。一位留学生代表提到:“亲手制作漆扇和拓印作品非常有意思,与同学们用英语讨论文化差异也让我收获颇丰。”
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与跨语言交流,深化了中外学子对非遗技艺的认知,进一步营造了多元互鉴的校园文化氛围。未来,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将持续以“外语角”系列活动为载体,创新文化育人形式,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