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人文雅韵】外语角(三)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举办 “以语为桥,共话中秋:跨文化交流沙龙” 活动​

来源:学院新闻 编辑: 扫旋宇、周莹 发布时间:2025-09-25

为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跨文化交际与外语应用能力,搭建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化交流平台,9月24日,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在教11楼601教室举办“以语为桥,共话中秋”中秋节主题外语角活动。活动吸引学院4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由院团委副书记陈蕊主持。

感悟中秋韵,文化讲解传底蕴

在文化讲解环节,优秀学生代表谭雅轩以外语生动介绍了中秋节的起源、神话传说及传统习俗,从“嫦娥奔月”到“月饼寓意”,从赏月、吃月饼到猜灯谜等民俗差异与共通之处,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中秋节所蕴含的团圆、感恩与文化传承价值。她通过生动的外语表达,将古老传说与现实意义巧妙结合,引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现场互动积极,大家在聆听中不仅巩固了语言知识,更对中秋文化有了立体而深刻的认识。

分组研讨碰思想,互动交流促认知

主题讨论环节中,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围绕“家乡中秋习俗”“难忘的中秋记忆”“团圆的文化意义”等话题展开交流。各组代表在展示环节踊跃发言,在观点碰撞中拓宽认知,既锻炼了外语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分享了独具特色的节庆习俗,使中秋文化的丰富性得以生动展现。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语言实践,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

手工实践品乐趣,传统创新映中秋

活动尾声的沉浸式手工体验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在“荷塘月色”“好运锦鲤”“古风青蝉”等主题灯笼制作中沉浸创作,大家一边动手组装框架、裱贴外形、装饰流苏,一边用外语交流制作心得与节日故事,使手工实践与语言运用有机融合。 随着一盏盏独具特色的中秋灯笼逐步成型,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同学们不仅在协作实践中感受手工艺的趣味,也为本次活动留下了充满仪式感的实物纪念。这些亲手完成的作品,成为连接语言学习、文化体验与美好回忆的独特载体。

本次活动以“语言实践+文化体验”为主线,通过文化讲解、主题讨论与手工实践等多维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外语交流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未来,学院将持续拓展外语角平台,深化语言学习与文化浸润的融合,以更丰富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与表达自信,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的活力。